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节气养生丨寒露后 你一定要知道的养生全攻略!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4 18:21:42

10月8日,寒露至,秋意浓。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也是标志秋天的第5个节气,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它的到来,意味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在忙碌的农事活动之余,人们饮酒、登高,迎接寒露的来临。

秋冬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朝盐晚蜜

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就是:“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秋天服用蜂蜜,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养阴防燥

在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

忌辛辣刺激

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肺燥,而秋季正是肺部敏感脆弱的时候,所以秋天是不适合吃辣的时节。寒露之际,身体需要的是养阴补精忌阳气泄露。吃辣过多,容易使得阴津损失且让虚火伤身。

寒露脚不露

谚云:“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进入寒露后,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重要的是注意脚部保暖,脚部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细血管收缩,而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以使得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要注意调节生活节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说法,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室内保湿

寒露过后,秋季干燥的现场越明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即可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适合秋季摆放在室内的绿植有:绿萝、富贵竹、风信子、花叶万年青等。

适当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胃肠道在此时会变得特别敏感,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

首先要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另外,秋季是腹泻的多发季,做好腹部的保暖能有效预防腹泻疾病的发生。

适度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寒露时节,温度严重下降,人的免疫力也相对不足,这时候需要增加运动来健身保健,同时也需要注意运动的选择,避免运动过度而引起身体不适。可以选择健走慢跑、登高、瑜伽等柔和的运动方式,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忌运动强度过大!

心情愉悦

寒露时节精神调养很重要,此时气候渐冷,且越来越干燥,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易在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于伤感忧郁的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特色疗法

$strjy……[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