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文章 > 正文
公众号文章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复发转移?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王长远 田耕    发布时间:2017/11/13 14:30:25

肿瘤标志物(TM)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升高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化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对其测定。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当机体出现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的升高。

但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复发转移吗?先来看看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1.肿瘤细胞总量、肿瘤质量、肿瘤扩散程度及肿瘤分级水平。

2.肿瘤标志物合成与释放速度。

3.个别肿瘤不携带或不表达肿瘤标志物,非分泌型肿瘤虽可表达 肿瘤标志物,但会不释放人体液中。

4.如肿瘤血液供应较差,则到达外周血中的肿瘤标志物可能较少。

5.如大量肿瘤细胞崩解,可使肿瘤标志物浓度增加,使肿瘤标志物浓度与肿瘤大小可能明显不成比例。

6.如果机体出现代谢障碍,如肝肾功能衰竭,某些肿瘤标志物浓度将不成比例的升高。

田耕主任提醒肿瘤标志物检测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诊为恶性肿瘤后、治疗前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肿瘤标志物检查

第一、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都不是百分百的与某一特定的肿瘤相关,如:癌胚抗原(CEA)在下列肿瘤都可能升高: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等。

第二、一种肿瘤可能有多种肿瘤标志物都升高。如:肺癌可能有下列标志物升高: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等。

治疗前进行一次全面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目的是找到升高的标志物、筛查出与所患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作为以后疗效检测和复发监测的指标。

如果在治疗后再检查,因肿瘤已被切除或处于抑制状态,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无法找到升高的标志物,不能反映与所患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真实情况。

二、治疗前检查结果作为基线

通过前述治疗前全面的检查,可以知道该患者那一种(哪几种)标志物升高、那一种(哪几种)标志物正常。

以此结果作为基线,作为以后疗效检测和复发监测的对照标准,如经过治疗后原来升高的标志物下降了,说明治疗是有效的,反之,如标志物不降、甚至升高,说明可能治疗无效。还可以根据下降的程度判断疗效。

三、不必每次都查全套

通过治疗前全面的检查找到与所患肿瘤相关的标志物,以后重点监测这些升高的标志物即可,不必每次都查全套,不但花费大,而且还要多抽一些血。

除非怀疑有新发肿瘤时再根据情况加查其他标志物。

四、连续、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

因此,某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较高。

肿瘤病情的变化不能单独依靠一次检查的结果,只有连续、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

如果发现标志物持续升高,那么应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检查。

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与疗效有什么相关性?

1. 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内或下降 95% 以上,并且在下降后维持正常,这种情况通常表示经过治疗后残存肿瘤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说明疗效好。



2. 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范围以上,提示可能有肿瘤残留和(或)肿瘤转移。

3. 肿瘤标志物浓度下降到参考范围内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升高,这种情况通常表示治疗时肿瘤被大部分杀灭或明显抑制,治疗过后残存肿瘤或被抑制的肿瘤再次生长,提示肿瘤可能复发或转移。




4治疗后未降至正常又再次升高,这种情况通常表示经过治疗后肿瘤被部分杀灭或部分抑制,治疗过后肿瘤再次生长。




5、标志物始终围绕上限波动,这种情况较少见,一种情况是该患者同时患有产生标志物的慢性疾病。


比如:患有乙肝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长期围绕上限波动,应考虑AFP与乙肝相关,而不是肝癌,因为肝炎、肝硬化也会引起AFP升高,并且升高的幅度不如肝癌那样高。而肝癌患者的AFP通常会随着肿瘤生长而迅速升到很高。

6、如出现其它该标志物进行性异常升高,应进行相关检查,应相到新发另一种肿瘤的可能,因为肿瘤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后免疫力低下,并且放疗及部分化疗药物本身就有可能诱发肿瘤。

 最后一个问题:复查肿瘤标记物正常就能完全排除复发转移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肿瘤会发生变异或新发不产生标志物的肿瘤。

 曾经有位AFP显著升高的肝癌患者,治疗效果很好,AFP降至正常,治疗结束后AFP仍稳定在正常范围超过两年。

 后复查时患者肝内出现新的占位,但AFP不升高,并且该占位进行性增大。最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考虑是该患者再次发生新的不产生AFP的肝癌。

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提醒:

以上就是对于肿瘤标志物的产生以及变化作出的一些粗略的解读,但是临床上情况复杂,以上情况并不是绝对的,肿瘤标志物只是作为参考。

一次性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能说明是复发转移,连续、动态的监测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真正要确定复发转移还需要依赖影像的诊断,只是说我们根据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更便于监测病情变化。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