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学术科研

孙院长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经验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12 22:33:29

陈博[1]  孙彩珍[2]   杨德志[1]    指导:孙院长[1] 
(浙江杭州艾克种福堂)肿瘤医院,浙江,杭州,320000)
[摘要]基于临床观察,总结浙江名医孙院长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运用原理、理法方药进行阐述,有的并附验案,认为癌毒内生是肝癌发生病机关键,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寒、热两证,治疗以攻为主,在中医肿瘤治疗独树一帜,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关键词】名医;验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浙江名医孙院长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肿瘤临床20余年,十五岁开始拜师学艺,极善挖掘民间偏方验方,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对于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理法方药有自己独特见解,其验方对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防止肿瘤转移,甚至治愈癌症患者方面,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非浅,感悟颇深,现将其运用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一. 散寒回阳法的应用机理
人的生命,不只是有形的躯体,而且蕴有无形的“生机”,即中医火和热,归结成一点就是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曰: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功能低下,火与热就不足,人体就不能抵御外邪的侵犯。使人体阳气受到损伤,最严重莫过于寒邪,阳气受伤则形成阴证。张景岳把寒邪分为外来之寒和本来之寒。本来之寒就是指与先天禀赋关系密切情况。因此张仲景总结“寒”的成因说:“或因禀受,或丧敗,以致阳气不足,多见寒从终生。”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把寒症归纳为“口不渴,或口渴而不欲饮冷,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为阳气虚弱,阴湿内停征象。里阳虚则生化鼓动无权,表阳虚则卫外无力,最终导致肝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据前来我院就诊全国各地病人,无论是长江以南还是长江以北,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寒型和偏寒型症候者,占中晚期肝癌患者30%。
    脾为后天之本,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要靠脾胃来摄取后天水谷的营养,肾精的封藏也要靠脾胃之气的不断补充,而脾胃能正常完成消谷、布谷、营养全身功能也需要其他脏腑阳气的鼓动,特别是命门相火和心之君火补充鼓舞分不开的。从五行上讲,中焦水谷精气上输到肺后,贯穿到全身要靠心阳的温化,因此,心阳温化是脾胃精气的运输的动力。肾与心对脾胃功能的补充是有所偏侧的:肾火主要补脾土,若见能食不能化,乃胃不病而脾病,治当补脾,补脾之阳,尤要注意补肾中之火。心火主要补胃土,若不能食,食之安然者,当补心火。所以胃之阳当责之心,脾之阳虚当责之肾,心、肾之阳俱虚,脾之阳自然不足;脾胃之阳不足,也要消耗心肾之阳,就形成了内寒。
    寒型和偏寒型临床症状:腹胀满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呕恶、腹泻、不消化、白舌淡或淡紫、苔白或白腻,脉弦缓。治法:温阳散结,解毒祛湿。基本方为:制野生鳖甲、铁梨铧霜、桂枝、茯苓、吴茱萸、姜半夏、熟附片、野灵芝、薏苡仁、石菖蒲、香榧等。如果寒邪日久郁胃肠而致的冷结便秘、失眠、全身及肛门处出现瘙痒、头面及颈项部出现疮疽,此时不但要温振中阳,还要攻下寒凝积聚,使阳气较快恢复。方药加用桃核承气汤等。
其中桂枝、制野生鳖甲、铁犁铧霜、熟附片、吴茱萸温阳散结,软坚抗癌;姜半夏、薏苡仁、石菖蒲、茯苓解毒祛湿;香榧行气护中;野灵芝扶正抗癌。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温阳散结抗癌药有确切的抑瘤作用,其抑瘤机制主要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抑制致癌物质等。其中有些药物尚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T细胞、NK细胞等可能来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病案举例:
    病案一  孙某,男,60岁。浙江东阳人。2004年8月26日初次就诊。患者于2004年6月份因”肝区隐痛1周”就诊于东阳巍山医院。经B超检查示:肝左叶见3.9*2.8cm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6月30日在同一医院做CT示:肝左叶内见大小1.6*3.2cm低密度结节,诊断为“肝左叶占位,MT可能性大”并行三次介入治疗。04年8月肝功能:ALT 82u/l ;AST 65u/l ;GGT57u/l ;ALB37g/l。现:腹胀纳呆,头晕乏力,喜温,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呕恶、腹泻水样便日3至4次。双下肢浮肿,二便尚可。舌紫苔黄腻,脉滑。
辩证: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癌毒内生。
治法:温阳散结,疏肝利胆,破血化瘀,抗癌排毒。
予:鳖甲温阳消癥汤 三棱5g 莪术5g 野灵芝20g 舌草粉7g
9月23日二诊,舌紫苔厚脉滑。B超示肿块已消失。上方加蒲黄9g 五灵脂9g
患者一直坚持服药5年余,病情稳定。

    二.败毒排毒法的应用机理
    癌毒是原发性肝癌致病的病理关键,在发病及病理演变过程中,癌毒贯穿于整个肿瘤疾病发生、发展始终,即使在病程后期,正虚邪也盛。[2]攻下败毒、排毒是驱除邪气有效方法之一。中晚期肝癌,通常治疗大法是扶正祛邪,但谁主谁次,需要我们探讨,我们坚持治疗补不宜峻,攻不宜慈,以攻为主治疗原则。肝癌患者人体内主要有癌毒存在,引起瘀血、毒火、痰湿、食积停滞,肝癌发生是因为因病致弱。所以决定治疗 中晚期肝癌治疗始终立足于祛邪。
    下法在《内经》就有记载:“其下者,引而竭;中满者,泻之于内。”张仲景把下法用于阳明腑实症和少阴急下症。以后对攻下法有研究当数金元时期张子和与李东垣。张子和攻下派观点:正气不能自病,是因为邪气所克,邪去正气自安。李东垣属稳补派,但不废弃下法,而善用温下法。
    攻下法用于肝癌临床,有破瘀、驱毒、攻积之功。实践证明,攻下法不但适用于体壮的早期肝癌患者,而且适用于体弱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后的复发患者)。使瘀化毒散,《儒门事亲•凡在下皆可下》:“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菀去而肠胃洁,癥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通过我们临床实践,攻下法在中晚期肝癌患者大胆使用,不但不会伤正气,而是不补中真补。肝癌中晚期,病人体内癌毒与瘀血、痰饮、食滞等病理产物相结蓄积,才能导致癌肿进一步发展、转移。而瘀血、痰饮、食滞等病理产物停留又消耗人体正气,阻碍了脾胃之气升降,因此,通过攻下法治疗肝癌,不仅是为了消除有形之物,更主要是通过攻下法,破除积滞、痰积、结气,达到驱除癌毒,正气自复目的。
    正常血液、津液荣养人体的功能。因某些原因运行发生障碍,久则成瘀成痰。引起血液、津液运行障碍最重要原因是肝疏泄功能的失常。常用药物如:赤芍、红花、桃仁、三棱、莪术、青黛、夏枯草等入肝经。所以化瘀治痰常从疏肝理气入手。
    脾胃是人体升降枢纽,脾胃升降失司,也会影响肝胆气机通畅。所以治疗肝癌,不只从肝胆治疗,也要脾胃治疗。肝胆和脾胃的生理特性是“肝气宜升,胆气宜降;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胆火、胃气宜降为和;肝气、脾气宜升为顺。在治疗上,利胆是为疏肝,降胃就是为升脾,所以利胆降胃就是治疗肝脾。明代李挺《医学入门》说:“肝与大肠想通,肝病宜同大肠,大肠病宜平肝。”所以通大肠、降胃气不仅攻下肠胃积滞,升脾之清气的需要,而且是理气疏肝,消除瘀血痰积癌毒需要。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中,攻下法是祛邪需要,另一方面,从攻下法本身来说,却能起到邪去正复作用。治疗中晚期肝癌,治疗首要破除癌毒,破淤、消积、涤痰、软坚为消除癌毒有效方法,在治疗过程要严格掌握剂量和服法,服药期间一定要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药物蓄积性中毒。
热型和偏热型临床症状:腹胀满,右胁胀痛肝脾肿大,黄疸,身热不扬,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治法:败毒排毒,软坚散结,宣降肺气,清热利湿。基本方如下:制野生鳖甲、铁犁铧霜、桑白皮、旋覆花、土圞儿、墓回头、葶苈子、茵陈、白花蛇舌草等。随证加减:失笑散、白茅根、仙鹤草、垂盆草。
    其中,制野生鳖甲、铁犁铧霜、旋复花、土圞儿、墓回头、白花蛇舌草败毒排毒,软坚散结。葶苈子,茵陈宣降肺气,清热利湿。
    败毒既不可过或不及。用药时间长短及用量大小要视毒结深浅、瘀滞久暂而定,一般攻下之后,食欲振,排除异物后身轻有力预后佳。如果攻下后大便仍不通,肿块不软,还应在攻,但需顾及脾阳。对于久病癌肿长期不消患者,在使用攻下治疗时,要注意久攻必伤阴,可加菟丝子、龟板等。恶心呕吐,可采用寒药热服、热药冷服,或少量多服的方法。败毒药多苦寒,注意不能伤脾阳,可加蜂蜜调中(糖尿病除外。                      

病案举例:
病案一:  罗某,男,61岁,瑞安柏犀街人。2004年12月17日由家属代诊。2004年10月份患者因“胃脘部不适”就诊于瑞安市人民医院,检查胃镜示:多发性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炎。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于10月25日行B超检查:肝内实质性占位,胆囊结石。CT检查示:肝左叶团块状密度增高影,约6.5*8.5cm。生化检查:ALT75u/l,AST70u/l,GLB49.1g/l,A/G0.79。
辩证:肝气郁结,瘀血内生,气血亏虚,津液亏虚,湿热痰凝聚而成积。
治法:败毒排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解毒除热。
拟诊:原发性巨快型肝癌,胆结石伴感染。刻下:一般情况尚可,饮食二便调,夜寐欠佳。无黄疸。予:鳖甲败毒消癥汤 莪术粉5g 五灵脂9g 蒲黄9g 野灵芝10g
2005年1月15日二诊,服药后排气增多。余可。上方加铁角菱15g.
3月2日三诊,复查B超,肿块58*59*58mm。上方继服。
3月26日四诊,鼻衄,耳鸣,大便干。上方加仙鹤草45g 制龟板15g 以养阴润燥止衄。
5月14日五诊,自我感觉好。上方加天葵子10g 。
7月16日六诊,无不适。自行减轻药量,一剂分两天服。
2006年3月4日九诊,复查B超,肿块已消,肝内见1cm囊肿。上方继服。
2007年4月4日十四诊,复查B超,肝内又见47*43mm肿块,无不适。上方加金丝地甲胶囊 4#.Tid.Po.
6月26日十六诊,心悸。心电图示:房性早搏。上方加珍珠母15g。
12月27日十九诊,瑞安人民医院B超示肝内未见明显肿块。
2008年期间患者间断无规律服药,总计服药不足6个月。期间又在外院服药。08年11月27日复诊时,肿块增大至109*102mm,左肝外叶见24*20mm。患者时有发热。上方继服。
2009年6月13日某次复诊,肿块达14*10cm.舌紫苔白厚,脉滑。法拟疏肝解郁,软坚排毒,活血祛瘀。予:①鳖甲消癥汤 莪术片8g 蒲黄9g 五灵脂9g 制龟板15g 天葵子10g 香茶菜15g ②金丝地甲胶囊 4#.Tid.po.
现患者病情基本稳定,仍在服药治疗。

    三 、从肾论治中晚期肝癌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 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在胚胎成形后藏于肾,,及肾藏“先天之精”,在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气和各脏腑化生的精气等组成的“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和资助下,化生一身元气,发挥生理效应,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现代医学认为基因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而基因位于染色体中的DNA上。因此中医肾与染色体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现代医学认为肿瘤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基因病,基因组学认为尽管遗传基因决定个体发育的基本模式,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控于环境的刺激或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对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分化、发育等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各种生物细胞内的许多原癌基因(c-onc),它们的DNA序列十分相似,具有真核 细胞基因的一般特性,即外显子和内含子。外显子序列相当保守,而内含子可能有较大差异 。在受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外来因素作用而使c-onc活化时,才会引发细胞恶化和/或获得 永生化,即可形成肿瘤。因此,癌症是个多基因疾病,包括遗传性基因缺失和后天获得性基因缺损,美国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苯并芘可使 p53 基因突变(G -> T);AFTB1 对 Cyp2D6基因活化者更容易发生肝癌。所以我们治疗肝癌可以从中医“肾”着手,治疗过程中时刻把握肾的功能状态。常用治疗药物有菟丝子、首乌、巴戟天、薜荔果等补肾 ,地龙、蝼蛄等通肾络。                     
                       


                                 参考文献
[1]贾英杰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691
[2]叶丽红,程海波,吴勉华等.原发性肝癌中医病机思考[J].中医杂志,2010(6):557
发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杂志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