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本院动态

【好消息】种福堂中医院冬病夏治开始预约了!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20/6/28 10:49:02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鼓舞正气,来增强体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关于冬病夏治的作用、适应人群,以及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我们今天特邀请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康复科医师汪礼兵为大家讲解。

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自然界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病,多发病于冬季。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久治不愈的陈年旧疾得以恢复或者缓解。


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是什么?

      中医理论讲的是阴阳五行,“天人一体”。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呼应”,“一体之赢虚,消息皆通于大地”,也就是说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的是阴阳的对立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哪些疾病属于是冬病范畴?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的疾病。也就是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还有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以及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为什么冬病要在夏天治疗?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这些病情有所缓解,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于体内,其实到了冬季则发作或加重。所以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或者消除病根。

因此,冬病夏防十分重要。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首选穴位敷贴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长蛇灸等)、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

      三伏贴又名天灸,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法,源自于清朝。 因为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以及配合中药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得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穴位敷贴配以相应的中药方剂共同治疗,效果更佳。

三伏贴哪些人可以贴?

       一、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三、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四、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五、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六、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冬病夏治期间饮食起居应注意哪些?

       首先是慎用辛燥之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等。


      其次是忌大量服用寒凉之品,西瓜、冰饮。夏季炎热,往往易贪凉饮冷,若大量进食寒凉之品,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

      三是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因为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四是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因为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