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本院动态

潮乎乎粘答答,梅雨天如何为身体“除湿”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20/6/24 15:20:44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班无日头”。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南方的梅雨季节。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而这个季节因为湿邪引起疾病的患者很多,轻者可以出现胸闷、大便不爽、里急后重以及小便短涩等轻度的症状。重者湿邪可以诱发恶性肿瘤,以及出现引起患者生命垂危的心肌梗塞等相关疾病,所以对于湿邪应该重视起来,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

      湿气被称为“万病之源”,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而湿邪从不孤军奋战,如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则称为暑湿。



      人体湿气过重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如肥胖、水肿、腹胀、湿疹、皮炎、痤疮、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白带增多等,严重的可引起顽固性肥胖,这种肥胖还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

      而湿邪是引发肿瘤的重要诱因,已经患有肿瘤的患者这个季节更易加重病情,甚至复发转移。因此,去除湿邪刻不容缓。

      中医将“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脾阳虚损、水湿不化停聚体内而成;外湿为湿邪,由外侵犯人体而成,多由阴雨连绵,气候潮湿,或居处湿地,或水中作业,或淋雨涉水,或沐浴后头发未干等原因导致。

      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进入人体的水液和湿气布散到全身,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所以南方空气湿润滋养人,很多人皮肤较细润,但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所能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功能,从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

如何有效去除湿气


      在湿气的治疗上,中医拥有治疗经验。如湿气留滞在胃肠,容易拉肚子的寒湿,此用附子理中;湿气饱和于心脏,如心衰水肿不能平卧,此为脚气冲心,可用鸡鸣散;湿气黏滞在关节,部分人以关节疼痛为主,舌苔黄腻,可用加减木防己汤,其中一种以男性居多,就是湿热下注,下肢关节红肿,多为痛风发作,可用化湿热的方法。治疗湿气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两种:


祛湿化痰

      祛湿化痰法是运用辛散苦燥药物,去除痰湿。适用于脾胃湿困、湿蕴化痰、上阻于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痰多色白、头晕身困、脘腹胀满、大便溏软、舌苔腻浊等。代表方剂如二陈汤、杏苏散等。

 

益气健脾

      由于湿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因此去除多余的湿气之后,还得养脾胃。益气健脾法是运用甘温或甘平药物,适用于湿浊阻滞日久,脾肺气虚,所致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恶风、眩晕耳鸣、咳嗽胸痹、大便溏软、肢体浮肿、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白腻等。代表方剂如六君子汤、防己黄芪汤、实脾饮等。

      以上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对症下药,患者切勿自行服药。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以从以下五大信号来判断。

      信号1 舌苔厚腻

      如果舌苔厚或舌体胖大,且舌头边缘还伴有明显的齿痕,那就证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甚至已经造成脾虚了,应及时调理身体。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更需引起注意。


        信号2 食欲差

       到了该吃饭时没有饥饿感,吃一点就感觉胃里胀胀的,还伴随有隐隐的恶心感。


       信号3 小腿肚发酸

       早上起床后突然感觉小腿肚酸痛且沉,同时近期还存在体重增加或虚胖现象。


       信号4 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长呼一口气后才舒服,而且常感身体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现象。


      信号5 大便不成形

      正常大便是软硬适中且呈条状,如果大便像熟过度的香蕉一样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则说明体内有湿气,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内湿外湿,你属于哪一种?


      湿邪可潜伏在人体内的器官上,且随着潜伏的纵深程度不同,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在治疗上所用的药量也有所差异。那么,湿气可以潜伏在人哪些器官上,又有哪些症状表现和危害?

      一级湿邪:在表皮。症状有皮肤瘙痒、头脸油腻、长痘长和湿疹等。

      二级湿邪:在肌肉。症状有酸、困、累、乏等,如肩颈肥厚、困乏、腰酸、乏力。

      三级湿邪:在骨骼,即骨寒湿,俗称风湿。症状有肩周炎、肩痛、颈椎劳损、腰痛、风湿关节炎等。

      四级湿邪: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症状有脾胃湿困、大便黏滞不爽、易咳有痰、妇科炎症等。

      五级湿邪:肿瘤切了又长。


      可以看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湿邪对人体各器官的危害是不一样的。湿邪不仅发病部位不同,伤人多隐缓而不觉,所以排湿要对症治疗,区分类别。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