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学术科研

鼻咽癌放疗常见副作用的处理6666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14 17:21:36

恶心呕吐是肿瘤放疗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大多数是因为放疗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造成的。防治的办法是:此时病人应注意卧床休息,多饮水,以利代谢物的排泄。 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手按压或针刺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也会有所帮助。厌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也是放疗过程中的一种副反应,对食欲不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一、如何正确对待放疗引起的发热?

 放疗过程中发热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因有多方面。放疗本身造成的组织损伤,尤其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可引起低热;放疗毒副反应引起的血象下降、免疫功能减退,也易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烧,使用化疗或其他免疫增强药物等,也可造成发热加重。 应使用退热药物,如阿斯匹林、解热止痛片等,也可用湿毛巾行头部冷敷,待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后再做相应处理。如应用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应用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毒感染,或适当调整原来的放疗,化疗方案等。 如体温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暂停放疗,稳定病情,静脉输液给予支持,必要时应用抗生素、维生素及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放疗对血象有何影响?

 造血系统对放射线高度敏感,部分病人在放疗中可出现外周血象下降。其产生的原因是放射治疗时骨髓内各种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导致向周围血中释放的成熟细胞减少,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放射线对生成这三种细胞的前体细胞的放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但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很短,因此外周血中计数很快下降,而红细胞的生产时间很长,贫血出现较晚。因此放疗期间应每周检查血象一次,如白细胞低于30×109/L,应暂停放疗。

三、放射治疗处的皮肤出现脱皮、糜烂、渗出怎么办?

 在放疗期间医师应定期检查放射野内的皮肤反应,一旦出现皮肤红肿或干性脱皮,可停照23日以避免皮肤损伤进一步发展而产生湿性脱皮。照射区域的皮肤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出现渗液和糜烂时,应暂停放疗。

 要保持患部清洁,严防感染,用含抗生素和地塞米松软膏,如氯地霜外敷或用硼酸溶液湿敷以使皮损尽快愈合恢复治疗,可用庆大霉素、康复新湿敷后行暴露疗法,可起到抗感染、消除炎症、水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的作用。

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提醒:为提高生存率,请及早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生活治疗!实现康复6666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