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都市快报》报道:夏季肠道疾病高发,出现无痛性腹泻要提防肠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周洁琼    发布时间:2016/8/23 21:48:09

夏季肠道疾病高发

出现无痛性腹泻要提防肠癌


一周前,杭州艾克种福堂)中医肿瘤门诊部主任孙彩珍接诊了一个病人。病人说他今年夏天肠胃特别不好想用中药调理下。怎么个不好呢?病人说他最近经常拉肚子,有时一天拉个十多次,总感觉拉不干净,肚子虽然不痛,但有时拉出来的大便粘着液。

孙彩珍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又搭了搭病人的脉搏,便劝病人赶紧先去医院肛肠科做个检查。

前天,忐忑不安的孙彩珍还是接到了病人家属的电话,说确诊是肠癌。


有一种腹泻要特别当心

肠镜结合指检 查得更彻底


夏天受凉或吃不洁食物容易出现腹泻,肚子隐隐作痛,甚至绞痛,肛门火辣辣的炽热;但有一种腹泻肚子不痛的,大便不规则,大便中夹有粘液或血液,有时候腹部还可以摸到肿块,孙彩珍提醒这种情况就要当心了,抓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很有可能就是肠癌。

大肠癌分直肠癌和结肠癌,结肠癌引起的腹泻往往没有痛感,如果病灶在直肠部位压到肿瘤时就会有疼痛感,但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大便次数增多。

“很多人会把这种出血当肠炎或痔疮出血,其实只要仔细辨别是不一样的。”孙彩珍说,痔疮出血往往颜色鲜红,会一滴滴地滴下来,但是肠癌的出血与大便黏在一起,颜色暗红些。

大肠癌容易被人忽视。孙彩珍讲了一个例子,这个病人的妻子自己就是肛肠科医生,每年给很多病人指检,但从来没给丈夫检查过。丈夫每年体检都是做肠镜,一直正常。但有一阵拉大便开始带血,妻子给丈夫指检了一下,发现情况不对,查出来就是直肠癌。

孙彩珍解释说,肠镜对结肠这一段可以查得很清楚,但探头对靠近肛门的直肠部位可能会有盲点,造成没能准确查出来。

90%的直肠癌都可以通过指检查出来。如果指检时发现菜花状肿块,指套染血有粘液就要怀疑是直肠癌。而结肠癌要靠肠镜等检查和病理切片来确诊。结肠癌因为早期无癌状,肿瘤在肠里面不容易摸到,往往等发现便血、贫血、人消瘦厉害甚至出现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才发现,还有一些体检发现肝里或肺里有转移灶,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再进一步肠镜检查才能确诊。因此大肠癌的诊断肠镜结合肛门指检就不容易漏诊。


灌肠治疗肠癌

灵感来自病人家属的提议


“肠癌在我们这里占到的比例不是很高的,我们看得最多的还是肝癌啊、肺癌啊这些,印象中好像经济发达的地方多一点,上海、杭州、温州、宁波、绍兴啊这些地方,不过,最近几年,这个肠癌确实是多起来了。”孙彩珍说,有肠癌病人找到她时,她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早期到我们这里的,我们都马上催他们到大医院去把手术做掉,早期的,位置好的,手术成功率高。肠癌的发展速度有的很快,有些呢,是病人拖延,往往检查时已经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有的检查时还没转移,手术打开时,发现已经扩散、转移了;有的靠近肛门,肿瘤不好切,很多人也不愿做人造肛门;有的手术切除了,又复发了,肝脏、肺、腹腔、盆腔转移了,有腹水了。对于肠癌病人,我们认为中草药的疗效还是比较可靠的。对病情严重的肠癌病人,连东西都已经不能吃的病人,我们就用灌肠的办法,就是把煎好的草药汁用灌肠器,从肛门里或人造肛门里灌进去,有的灌了一个星期大便就出来了,大便出来后病人一般就能吃东西了。用这个灌肠法治疗肠癌,是我们独创的,很多肠癌病人通过灌肠給救了起来。”孙彩珍说。

年纪轻的病人她会建议小剂量的化疗加中药;年龄大的就中药口服加灌肠。“有时便秘的病人灌肠不但可以通便,还可以让药物从肠道吸收,增加疗效。”

孙彩珍最近有一个病人康女士,51岁,内蒙古人。2015年5月11号康女士来到杭州艾克(种福堂)中医肿瘤门诊部初诊。2015年一月初因为大便有粘液并带血一个月到当地医院诊断为直肠癌,行化疗3次准备手术时发现肝转移、肺转移,又给予化疗4次、直肠放疗25次。但是后来还是发现肺里转移灶增大、肝里又新发2个转移灶。孙彩珍说,康女士也是经朋友介绍来她这里要求中药治疗。但是康女士服用中药后,大便一直不畅通,即便在中药里加了不少润肠通便的药,效果仍然不好。最近一个月孙医师给病人在中药口服基础上加灌肠,上周病人打电话来说大便爽快了肚子也不疼了。

孙彩珍解释说灌肠疗法起源比较早,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但是灌肠治疗肠癌还是源于她治疗的一个舟山的肠癌病人,当时,这位肠癌病人连喝点米汤都吐出来,中药根本吃不进去。她的丈夫问能不能象吊盐水的办法那样从静脉里打进去。孙彩珍一开始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怎么能将煎好的中药水给打到静脉里啊?但就是这个打死她也想不到的给药思路,却像电一样刺激了她一下,她想到那能不能把药水从肛门中灌进去呢?倒灌药水的事情她经历过的。当年有一位肝肿瘤便血两个月不止,她的师父开出三黄汤,一边叫病人上面吃,一边叫我们从下面直接将药水灌进肠内,只灌了一个星期,便血就停止了。倒灌药水,药物可以直接与肿块接触,同时直肠部位同样具有吸收药物的功能,只要药物组成无刺激、无毒性、没有副作用,这中药就可以倒灌!这位病人经过8个月灌肠治疗获得康复。后来,她的一位嵊州的病人,是位老太太,找到了自己给自己灌肠的办法,就是将一次性输液管弄长点。

孙彩珍认为灌肠对肠道疾病特别适合,尤其是病情严重的肠肿瘤病人,连东西都已经吃不下,中药吃了也是吐掉,就可以用灌肠的办法,把煎好的草药汁用灌肠器从肛门里灌进去,能更加快速和有效地吸收。孙彩珍说道,灌肠时间长后,肿块原来很坚韧,慢慢变得脆了,用手指有时都可以抠一点下来。但千万不要动它,让它自己掉,以免出血。一般情况,在掉肿块前有点便血,掉过后三四天内有便血现象,之后血就干净了;有的要经过多次掉,才掉干净,但也有一些病人肿块消失了,中途也未见有烂肉之类的东西掉下来。

不过孙彩珍提醒:病人如果严重肠道梗塞、出血和穿孔就不能做灌肠。


肠癌病人排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桐乡、海宁和嘉善的病人最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民众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加上环境因素。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前几年还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5位,现在已经排到了第3位。孙彩珍还总结了一下,在她的大肠癌病人中,来自桐乡、嘉善、海宁的病人最多。

她认为这可能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吃得比较好,喜欢吃红烧肉。美国癌症协会发现,吃红肉多的,患直肠癌的几率比吃红肉少的高2倍,患结肠癌的几率也高出40%。

还有些是遗传因素。孙彩珍说,在临床中发现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的病人不在少数。这些病人往往家族里有生癌的。全家人(兄弟姐妹子女)去检查发现有息肉的,他们平时经常肠胃不好,一天大便多次,把息肉切除后大便会好转,但息肉切了还会复发,有时息肉太多只能把部分结肠切除,这些人癌变率达100%,所以要及早中药治疗,腺瘤性息肉超过2cm时也容易癌变(占30%左右)。

多发性腺瘤的癌变机会更高,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并广泛累及肠段时其癌变率为10%,超过25年时癌变率可达25%,“所以建议大家出现不明原因腹泻,粘液血便时及时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孙彩珍说。


中医治肿瘤的三个步骤


无论是服用中药还是灌肠,只是手段的不同,核心还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中医药有独特优势。孙彩珍回忆,五年前,她给许多肿瘤患者讲课时说数据是:每4个死者中有一人死于癌症。现在,这个数据又刷新了,差不多每3个死者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从数十万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复验证,杭州艾克(种福堂)中医肿瘤门诊部对肿瘤治疗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解郁、通络、软坚、排毒。但肿瘤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

第一步,用3个月打基础,主要是解郁、排毒、祛痰、软化、活血,重在排毒;第二步,3个月,解郁、排毒、软化、活血,重在软化;第三步,即第7个月开始,解郁、排毒、软化、活血、消瘤。

“中医认为,肿瘤病人都有郁证,而解郁是治疗肿瘤病的一把金钥匙,不解郁,这气滞就解决不了,所以中医往往会选用能解郁的中药。”孙彩珍介绍说,把门打开后,要做的就是基础的治疗工作——活血通络。活血可以通经络,活血可以破瘀。肿瘤实质上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所以必须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包括开汗孔),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

治疗中病人的心态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她总结治好的病人有一个共性:心态好,家庭和睦。情志的变化对肿瘤的影响很大,要树立乐观的心态。如果过度劳累,免疫力下降,邪气就会入侵,从空气中、食物中摄取的毒素就容易残留,在体内排不出去,毒聚日久即成疾病。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肿瘤形成的根源之一就是蓄毒不流,而蓄毒不流主要在于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归根结底可能是病人肝气郁结,忧思过度。

调整好心态,还包括对治疗效果的正确认识,不是所有肿瘤都能治好的,世上也没有一种能立竿见影的抗癌药,只有对肿瘤治疗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心情才能放松,对肿瘤治疗时出现的各种情况也会处变不惊,也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