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案】说是痔疮出血 怎么就变成肠癌了!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9/7/10 9:56:07
讲述真实发生的医患故事
这个周六上午,83岁的郭大伯因为直肠癌术后身体吃不消做化疗,来到我们门诊要求吃中药治疗。
“连续大便出血,医生说是痔疮,让我住院。我想想痔疮做个小手术就行了。谁知道是肠癌!还好位置离肛门远,否则还得挂个粪袋!”郭大伯是上个月查出直肠癌的,肿瘤有6公分大小,医生说直肠都快要被这个肿瘤堵住了,“怪不得,我之前大便总是拉不净,老是想排便。”
说起郭大伯的便血症状,其实也是有三四个月时间了,因为郭大伯的确是有痔疮,但对于区别痔疮出血还是肠内肿瘤引起的出血,到现在郭大伯还是不太清楚,
在孙彩珍院长接诊的肠癌患者中,因为痔疮查出肠癌的有很多。
对此,孙院长针对如何判断痔疮出血还是肠肿瘤出血做出了以下介绍。
同样都是便血,其实大不相同
临床上我们遇到的直肠癌患者,常见的症状主要是便秘、大便不畅、腹痛、便血、腹泻以及拉出黏液便。其中便血症状常常被忽视,当做痔疮,自己涂抹膏药了事。同样是便血,其实大不相同。
01.大便出血颜色和状态不同
要学会观察大便及出血颜色,大肠癌和痔疮患者都会出现大便出血的情况,但是便血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痔疮患者便血颜色为鲜血,与粪便不相混合,血液多数随大便排出后滴下,或者喷射状。
大肠癌患者便血的颜色较暗,多是混在大便里面。
02.大便次数不同
大肠癌患者会因为肠道内存在肿瘤,然后刺激患者的肠道,导致排便的次数增加,但是每次排便量不多,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症状。
痔疮患者的排便次数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03.痛感不同
一般大肠癌发展到后期,会有腹痛感,这是因为大肠癌患者肠道功能出现紊乱,或者因为肠道被肿瘤堵塞引起的腹痛,一般疼痛出现在中下腹部,有肛门下坠感。但是痔疮患者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肠癌的患者大都有肠息肉
现在医学已经很明确:“约占95%以上的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演变而来的。”演变过程为: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到15年不等。
但是很多人怕肠镜检查麻烦,或者以为做了肛门指检没问题就不会有事。其实肛门指检只能查出一部分在距肛门8厘米的直肠肿瘤,当然约50%~60%的直肠癌生长在距肛门8厘米的直肠范围内,肛门指诊也非常重要。
还有人是做了肠镜,查出有息肉,会认为息肉就没有关系,不去治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要了解息肉是怎么来的?
正常情况下,肠道粘膜是光洁平坦的,若局部受到了损伤或刺激,加速修复的消化道粘膜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肠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称之为息肉。
大肠息肉之所以令人担心,是因为其本身可能就是恶性的、或者有发展成为大肠癌的隐患。孙彩珍院长就治疗过一个肠癌病人,肠内大的肿瘤连同十多公分肠道被切掉了,但肠里还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很小的息肉没办法再切,如果不治疗这些息肉又可能癌变,病人只好求助中医,好在后来吃中药很多小息肉都消失。目前病人康复已经十多年。
因此,如果患有痔疮又出现上述的情况,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肠癌是吃出来的病吗?
以前都认为肠癌的发生在40岁以后,其实现在逐渐趋于年轻化了,我们接诊的最年轻的直肠癌患者是25岁。
肠癌是不是吃出来的?
相关医学有过研究,结肠癌、直肠癌的确与饮食密切相关。
那么,哪些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这些癌症?
一、偏好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
二、体重超标,爱食腌制类的熏肉,火腿,香肠,缺乏锻炼。
三、吃得过于精细,爱吃辛辣,经常便秘或排便困难。
需要提醒的是:本身肥胖,有炎症(结肠慢性炎症)、息肉以及胆囊结石等病的人,也应对大肠癌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大肠癌远期生存率的唯一途径。
种福堂中医院孙彩珍院长建议:
✔40岁开始接受人生的第一次肠镜检查。以后5-10年复查一次。
✔每一年进行一次连续两天的大便潜血检查和一次肛检。如发现结肠腺瘤等需按医嘱定期复查。
✔积极治疗便秘和肠炎,中药治疗有着很好的优势。
- 上一个文章:【诊疗间实录】 放化疗如何减轻毒副作用?中医肿瘤专家有话说
- 下一个文章:【诊疗间实录】不适合穿刺活检 肿瘤患者该怎么办
- • 好消息!孙彩珍院长将于本周五到金华艾克医院坐诊
- 07-15
- • 三伏天,一年中最需要“热养生”的40天
- 07-14
- • 【门诊案例】宫颈癌10年后HPV阳性!服中药4个月...
- 07-13
- • 【药你懂】素有“将军风范”又名锦纹——大黄
- 06-16
- • 【药你懂】泻火大将军——大黄
- 06-15
- • 【药你懂】 能抗癌又能镇咳的马鞭草
- 08-07
- • 【二十四节气】今日立秋养生重在防秋燥,中医让你多吃...
- 08-07
- • 【抗癌知识】 父亲得了前列腺癌!女儿要当心卵巢癌和...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