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文章 > 正文
公众号文章

补阳气的最佳季节不是秋天,而是……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6 12:24:47

      随着气候转凉,炎热的高温渐渐走远,秋天的肃杀之气让人不禁打个寒颤。天气一冷,各大医院的就诊病人增多,很多重视健康的人也开始补阳气了。

      那么,阳气有多重要?大量补充阳气会使阳气过盛吗?秋冬是否是补阳气的最佳季节呢?我们找到了种福堂(艾克)门诊部的扶阳派老中医胡炳松为我们一一解答。 


阳气乃生长之气

      阳气乃生长之气,阳气匮乏将引发各种病痛。古人造字以天干地支为依据,痛、疼、疾、病这四个字大有深意。痛和疼有严格的区别,能够忍受的是痛,不能忍受的是疼,痛字里面是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里含冬,遇寒难受。疾字里面是“矢”,代表中了利箭伤害,中医有云“避风如避箭”,指的是受凉了后久久不能痊愈。此外,五行对五脏,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戌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而病字里面有“丙”,丙是火,火不旺就要生病。中医讲君火不明,君火就是心火,皇帝昏庸则国破家亡,心火湮灭则疾病缠身。

      因此,阳气对人体十分重要。


阳气真的会过盛而导致上火吗?

      胡医生说:“基本不会。阳气过盛的人精力十分旺盛,即使不吃不喝,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也不会饿死。这种人天下极少,只有在传奇小说里才会以力大无穷、飞檐走壁的大师身份出场。”

      其实,绝大部分体质的人都需要补充阳气,并且扶阳的药并不会导致上火。道理很简单,易经里有阳数、阴数的说法。阳数指奇数,阴数指偶数,任何阳数相加都是阴数,不会上火;而阴数与阴数相加,仍为阴数,所以也不会上火。此外,《黄帝内经》曾写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是养生总原则,意为阴阳平衡,符合术数,告诫人们要顺从自然,规律地生活。


      胡医生还强调:“有许多病人一吃扶阳的药便会拉肚子,然而这并不是上火,而是排毒。”其实从自然界我们也能悟出这个道理,海洋占陆地的70%左右,水可灭火,火遇水则消。所谓真正的火是虚火,若是真火,喝水就能灭了,而那些喝水也下不去的火,便不是火,是毒。体内垃圾堆积却无法排除,便会滋生毒素,使人疾病缠身。


冬天才是补阳气的最佳季节

      俗话说“秋冬进补,来年打老虎”,这是真的吗?

      胡医生表示:“这句话存在一定的误区。所谓“进补”主要讲的是冬天进补而并非秋天。秋季并不是一个适宜进补的季节。因为秋天气候干冷,有秋燥的说法,此时大补容易上火。同时,秋天湿气又比较重,大补易把湿气补到身体里去,这对身体是十分不利的。而冬天宜补,因为它正是收集阳气的时机,冬季进补指何物?指的是把阳气补充到体内。”

      此外,浙江一带有“入冬吃膏方”的习俗。膏方又称膏滋方,是中医八大剂型之一,市面上流行的固元膏、秋梨膏等药膳就属于膏方的一种。每当冬天来临,当地居民便会遵循“冬令进补”的原则,把人参、鹿茸等上好的药材熬成膏状,每天吃一点,慢慢补充阳气。


冬天该如何补充阳气呢?

      在饮食上,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下班回家晚,还要约上三五好友去吃宵夜,如此大鱼大肉、暴饮暴食是非常有害健康的。等身体器官无法承受时,三高症就会显现。体内毒素越积越多,无法排出,可能会恶化成癌。胃上的毒气不排,易得胃癌,肝上的毒气不排,则为肝癌。营养过剩并非好事,饮食节制很重要。

      同时,补充阳气可以吃一些黑米、薏米、甘薯、山药、红枣、栗子、银杏、胡椒、韭菜、大蒜、辣椒、牛奶等食物,不宜吃绿豆、百合、苦瓜这类性质寒凉的东西。

      此外,动者生阳,静者生阴。冬季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太极拳这类舒缓的运动。同时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大汗一出,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

      胡医生强调:“女生在冬天一定要保暖,特别是双腿。一旦寒气入侵,很容易引起感冒、痛经、关节痛等问题。冬天还可以多晒太阳,疏通背部经络,起到补阳作用。”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