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号文章 > 正文
公众号文章

进入寒露 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为宜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8 17:02:47

2019年10月8日 农历九月(小)初十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多吃柔润食物

        进入寒露,此后天气逐渐转冷,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一时节又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机体免疫力。

        寒露时节要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海带、紫菜等。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健脾胃、补中气,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自古以来寒露的习俗

        01登高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登高习俗更盛。 

        02吃母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但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03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习惯。寒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04吃梨

        梨具有养阴补液、润肺止咳、养血生肌、清热降火之功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梨是寒露节气中必不可少的水果,而且在这个时候梨也会大量上市,在寒露节气中最好的水果就是梨。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