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 | 李开复的病,离普通人有多远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8/3/24 9:24:01
近年来,淋巴瘤的患病逐年攀升。前有央视的著名播音员罗京因患淋巴瘤不幸去世,后来又传出网络名人李开复先生患淋巴瘤接受化疗的消息。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肺癌、胃癌或者肝癌等常见癌症较为熟悉,但对于淋巴瘤,大部分人的知识较为匮乏。
今天,特意请杭州艾克(种福堂)孙彩珍院长,带大家认识这种病.
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癌症
一直以来,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被认为是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临床发现,在携带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中,大约有10%会患淋巴瘤,其发病的风险是健康人群的数十乃至数百倍。此外,在接受了器官移植的患者中,由于要终生服用抗排异药物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发生淋巴瘤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虽然上述这些情况和大部分人群没有关系,但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症、桥本氏甲状腺炎等也被证实是淋巴瘤的发病危险因素。
事实上,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像心肺功能那样容易监测,也不容易通过血液或其他检查项目来进行评价,因此极易被老百姓所忽视。
身心平衡有助预防淋巴瘤
健全的免疫功能和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均衡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基础疾病的防治乃至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是维持免疫功能重要的因素。在心理上,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样对于免疫功能具有益处,生活压力大的城市中的居民来说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10余年,全球的淋巴瘤发病率呈上升的态势,特别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为明显。2013年的美国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淋巴瘤分别列男性和女性的第7位和第6位常见肿瘤,而在我国的很多大城市也属于十大肿瘤之列。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带来空气、水质以及食物的污染,在加上生活和精神压力的困扰,维持良好免疫功能的难度在增加。
李开复先生在患病后也谈到长期熬夜工作可能是得病的因素,因此如何找到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平衡就显得至关重要。
摸到淋巴结未必就是淋巴瘤
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肿大,但摸到淋巴结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得了淋巴瘤。
颈部是最容易产生淋巴结的部位,也是最容易被老百姓发现淋巴结的部位。因为口腔是与外界最广泛接触的器官,非常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导致口腔和咽喉部炎症。而淋巴结肿大恰恰是一种针对炎症的防御性反应,因为淋巴细胞的聚集有利于发挥免疫治疗的作用。
在正常人群中,颈部具有很小直径(< 1.5cm)的淋巴结也大多是正常的;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由于免疫反应强烈的关系,淋巴结的直径可以更大,数目更多。此外,腹股沟区域的淋巴结也与会阴部的炎症甚至足部的真菌感染有关,腋下的淋巴结与乳腺炎有关。
对于难以鉴别良恶性的人群,穿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初步检查项目。通过细针穿刺一定量的淋巴结细胞,能够初步鉴别细胞的良恶性,这样就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淋巴结切除手术。
发热(> 38度)、盗汗和体重下降(> 10%),也是淋巴瘤的症状。对于具有上述典型症状的人群,如果结合淋巴结或肿块的表现,要高度怀疑淋巴瘤的可能。
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是,能否通过抽血化验早期发现淋巴瘤。很遗憾,目前没有可靠的血液指标。但医生会根据血常规检查,比如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再结合其他症状体征来综合加以判断。
- 上一个文章:了解恶性淋巴瘤,获得及时诊断和最佳治疗
- 下一个文章:这6种行为最受癌症青睐!要小心啊!
- • 好消息!孙彩珍院长将于本周五到金华艾克医院坐诊
- 07-15
- • 三伏天,一年中最需要“热养生”的40天
- 07-14
- • 【门诊案例】宫颈癌10年后HPV阳性!服中药4个月...
- 07-13
- • 【药你懂】素有“将军风范”又名锦纹——大黄
- 06-16
- • 【药你懂】泻火大将军——大黄
- 06-15
- • 【药你懂】 能抗癌又能镇咳的马鞭草
- 08-07
- • 【二十四节气】今日立秋养生重在防秋燥,中医让你多吃...
- 08-07
- • 【抗癌知识】 父亲得了前列腺癌!女儿要当心卵巢癌和...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