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本院动态

这些征兆提示你气血亏虚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20/5/29 13:36:11
      中医认为,气血乃人之根本。气虚、血虚对身体的影响,简单的概括来说,是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长期的气血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低下,什么病都可能得,最常见的是感冒,气管炎、咽炎、鼻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胃炎、肠炎、胃肠炎、便稀等多种病。《素问·调经论》记载:“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和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关系着脏腑机能的运行和身体的健康,同时气血有着沟通各脏腑的作用,所以一个脏腑的气血失常,不但会引起本脏腑的病变,同时还能引起其他脏腑的气血失常,甚至全身的气血的失常。我们去看中医,会听到医生这样说:你这是气血亏虚。到底什么是气血亏虚呢?气虚亏虚的表现
      你可以对照自己,如果占了3条以上,怕是“吃亏”了。 


      感觉身心疲惫  心悸由于常年工作劳累,总是感觉心跳加重,还会在体力活动之后,情绪更加紧张无力,精神严重的疲劳。中医常常会认为这是由于肝脾不和引起的气血亏虚等问题。


      手脚冰冷  特别是爱在电脑跟前坐着的朋友们,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等症状。长时间的不运动,总是久坐在电脑旁边,容易受到电脑的辐射,不仅导致容颜衰老,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


     3 失眠多梦  失眠的群体多是成年人。当人总是在凌晨的3点醒来,5点的时候由于疲惫而入睡,说明气血已经是亏虚比较严重,所以要考虑到补充气血等。

     4   腰腿酸沉  经常会 感觉到腰腿酸软无力,总是习惯性的用手撑着腰部,或者是只要用手锤击几下才会感觉到舒服,有时候感觉头晕,腿脚乏力,爱喘气,这都说明是血虚,气虚的表现了。


     5  情绪不佳   总是爱往坏处想。平时由于爱生气,所以很容易引起肝气不舒等问题,所谓肝藏血,所以说气血不足,很容易头痛,心烦,甚至情绪不好,容易产生抑郁心里。这说明气血不足,睡眠不足,人的精神往往萎靡不振,才导致情绪不畅等问题。

    

    6  手掌颜色不均  气血充足手掌红润,如果手掌颜色不均匀,容易出现红白相间的点,则说明气血虚亏。同时,气血充足者指腹回弹快,红润饱满,拇指肚回弹慢,说明气血不足。

    7   指甲半月    看指甲半月板,半月板除了小指之外,各个手指都应有,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板或者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则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如指甲会出现纵纹,也要提高警惕,证明身体已经出现气血两亏。 

    8  睡眠  夜晚入睡如孩童般快速、睡眠稳、沉、深,能睡到自然醒,则表明身体气血充足;如睡眠短,轻、易惊醒,呼吸沉重,频繁夜尿,呼噜连续,则证明是血亏。如表现的嗜睡,也是气血亏损的表现。

   9 脸色黄    一个人的脸色、皮肤状态也能体现出气血情况,有的人皮肤光滑,白里透粉,神采奕奕,无斑纹;如果皮肤粗糙、颜色发惨白(肺气不足)、黄(脾气不足)、青(肝胆不佳)、红(心脑)、黑(肾气),另外长斑代表身体气虚虚亏。 

  10 状态萎靡    如果经常气短、困乏、胸闷、萎靡不振、容易累,这种情况也是气血虚亏的表现;气血充足的人往往精力旺盛,神清气爽。


气血虚亏两部曲
      气血亏虚分为两部分:一是气虚,二是血虚气虚:指的是身体脏腑能力减退所表现出的症状,这种“虚”多是由长久病痛,过度疲劳或者年老体弱造成的;血虚:则是身体血液不能滋养脏腑和经脉,一般是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脾胃虚弱、急慢性出血、思虑过度、瘀血阻碍新血或者肠道寄生虫造成。 气血虚亏怎么食补

      1、气虚:

      补气虚食品:瘦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廋肉煨乳鸽。


      2、血虚:

     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补血虚食品:黑芝麻、胡桃肉、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

     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

     相应膳食:玫瑰怀菊露。

     提示(以上所有食物肿瘤患者请按照种福堂中医院饮食禁忌表选择)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