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告别夏天,养生要注意「润燥」!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8/8/23 16:04:07
“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
处暑三候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
三候禾乃登:「禾」即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饮食

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处暑起居

避免过早添衣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此时早晚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注意胃部保暖
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因此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也就是秋乏。这个时节,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

每天多睡一小时
处暑天气里,冷热交替,气温由原来的炎热渐渐转凉,大自然将阳气渐渐的由释放、疏泄变成了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随着变换而变换。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处暑后每天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 上一个文章:30年烟龄的老总吸烟不断查出肺癌
- 下一个文章:揭吸烟与肺癌真相:是否会引发肺癌,关键在于这2点!
- • 好消息!孙彩珍院长将于本周五到金华艾克医院坐诊
- 07-15
- • 三伏天,一年中最需要“热养生”的40天
- 07-14
- • 【门诊案例】宫颈癌10年后HPV阳性!服中药4个月...
- 07-13
- • 【药你懂】素有“将军风范”又名锦纹——大黄
- 06-16
- • 【药你懂】泻火大将军——大黄
- 06-15
- • 【药你懂】 能抗癌又能镇咳的马鞭草
- 08-07
- • 【二十四节气】今日立秋养生重在防秋燥,中医让你多吃...
- 08-07
- • 【抗癌知识】 父亲得了前列腺癌!女儿要当心卵巢癌和...
-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