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抗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团体会员单位
浙江省级单位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本院动态

爱吃豆腐的人,注意了

来源:杭州艾克(种福堂)    作者:    发布时间:2018/8/22 11:15:22

      豆腐是穷人的肉、血管的宝,搭配得好,营养还能翻两倍!

“每天豆腐汤,不劳医生开处方

每天豆腐块,十年老病好得快”

豆腐是穷人的肉、血管的宝

搭配得好,营养还能翻两倍!

吃豆腐有哪些好处? 

      豆腐不仅具有超高的蛋白质含量,并且含铁量是牛奶的10~20倍,营养丰富,价格又便宜,难怪被称为穷人的“肉”!

      相较于吃肉喝牛奶,豆腐的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是三高朋友补充蛋白质的救星,几乎人人都能吃,搭配好了还能营养翻倍,痛风病人也不用担心嘌呤问题。

      《本草纲目》指出,豆腐还能调和脾胃、清热散血。此外,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说,每天半块豆腐,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豆浆中的蛋白质和钙浓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牛奶,而且还特别好吸收。此外,大豆蛋白能降低钙的排泄作用,吃豆腐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比喝牛奶吃钙片更划算! 

痛风病人不能吃豆腐?

      错。黄豆营养价值极高,但是嘌呤含量也高,每100克黄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所以痛风病人最好不要食用黄豆。但是,豆腐不等于黄豆。

      豆腐,尤其是含水量大的南豆腐,由于加工时嘌呤物质大多都流失转化,所以嘌呤含量仅有13毫克左右,远远低于鱼类、肉类中嘌呤的含量,所以痛风病人可以放心食用豆腐

豆腐巧搭配,营养翻两倍

      1、加香蕉——钙更好吸收

      香蕉富含钾、镁,能帮助人体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因此豆腐配香蕉,再也不怕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不能被吸收了。

      尤其是老人,消化能力不好,可以搭配香蕉一起吃,软软的豆腐容易消化,香蕉也能加快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2 、加牛奶,能养肺

      豆腐和牛奶,一个是植物蛋白,一个是动物蛋白,两者搭配食用,不仅强强联合,营养翻倍,而且还能养肺哦。 



      3、加蛋黄,更补钙 

      豆腐含钙非常丰富,尤其是北豆腐,其钙含量比同量的牛奶还多,但在吃豆腐时,一定要搭配维生素D。

      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因此吃豆腐时若是搭配富含维生素D的蛋黄,不仅更补钙,营养也更丰富。 

      4 、加海带—补充碘

      豆腐不仅营养丰富,并且含有皂甙,能防止氧化脂质产生,进而有效预防动脉硬化。

      但是皂甙容易造成体内碘的排泄,所以吃豆腐时加些海带、紫菜等含碘量丰富的海产品,两全其美又好吃!

      5 、加青菜,更防病

      豆腐虽然营养价值极高,但是膳食纤维却比较缺乏。若是搭配青菜、木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一起食用,便能有效弥补不足。

      并且木耳和青菜还富含抗氧化成分,能有效预防疾病,豆腐配青菜,抗病更健康! 

      不过若是搭配菠菜、苋菜等绿叶菜食用时,最好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调,以免其中的草酸影响人体对豆腐中钙的吸收。

      6 、加点肉,蛋白质好吸收

      大豆被称为“植物肉”,用它做出的豆腐蛋白质也十分丰富,但是豆腐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并不十分合理,人体对它的吸收效率也平平。

      但是如果搭配肉类和鸡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不仅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还能更好的促进人体对豆腐中蛋白质的吸收,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豆腐品种及吃法

      1、南豆腐

      南豆腐又称嫩豆腐,多用石膏点制而成,蛋白质含量在5%以上,并且含钙量极高,每100g南豆腐含164毫克的钙。日常可用于凉拌、炒制、烩或做成汤羹。

      2 、北豆腐

      北豆腐就是老豆腐,通常用卤水点制而成,硬度较大,蛋白质含量约12%,并且钙、镁含量均较高。日常煎炸、炒菜或是做馅料都再好不过了!

      3 、豆腐食品

      此外,市面上除了有南豆腐、北豆腐这种传统豆腐外,还有许多带着“豆腐”字样的食品,如杏仁豆腐、奶豆腐、鸡蛋豆腐、花生豆腐、米豆腐等。

      这些"豆腐"口感好吃,但其实观看其制作原料,根本没有豆,所以想通过吃豆腐补充营养还是买最便宜,但是营养最高的传统豆腐吧!

特色疗法

        解郁就是解除病人郁闷的心情,调理病人的气机。
        中医认为,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元代朱丹溪认为肿块就是由“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的。
        临床上,我们发现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确实跟气滞有关。气滞……[详细]

专家团队